扫码联系科代表
课业学习无压力
扫码咨询
国内的10月1日
留学的你,看阅兵了吗
70年前的今天,
同样在天安门城楼上。
发生了一件众人皆知大事,
那就是
你可能没想到
这其中
有这样的一个神秘群体
让我们穿越时光,回到70年前
看看有哪些留学生
站在了主席台上?
日本留学生
1917年9月,周恩来靠同学、师友的帮助,筹集到一笔最低限度的费用,负笈东渡。
“每日自作饮食,持废止朝食、不食荤食两主义,每煮豆腐”。是他艰苦的留学生活的常态。
每天读书报13个半小时,休息和杂事3个半小时,睡眠7个小时。
最终进入日本明治大学旧政学部,而后又前往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等地,成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少年共产党骨干。
除了周总理,我们还有
并且
他们全部来自
当时留学圈最IN的
“革命学府”
陈寅恪、鲁迅、胡元倓、胡汉民、杨昌济、杨度、黄兴、李四光、陈师曾、沈心工、许寿裳、李书城、
东洋派之外
我们还有什么留学生呢?
“朱毛”组合 Net 朱老总
来为大家
讲讲西洋
欧洲留学生
1922年十月,朱德同志抵达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德国。他首先在柏林落脚。
在这里他结识了先期抵达欧洲,当时正在柏林进行革命活动的周恩来同志。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,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1924年三月,朱德进入格奥尔格•奥古斯特大学哲学系,专修 社会学专业。(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)
在此后,朱德同志当选为国民党驻德支部的执行委员,分工负责组织工作,主要仍在留学生中活动。
1925年,朱德因参与中共旅欧支部留学生组织的“五卅惨案”声援活动,而被迫离开德国,前往苏联。
而我们的国家主席
刘少奇同志,则是留学苏联的
达瓦立氏!
(俄语泛指同志)
1921年春,刘少奇同志从上海出发远赴东方大学学习。
作为第一批远赴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,他们们与苏联红军战士一样过着紧张的军事化生活。
每人每星期只能供给1斤黑面包。
1921年冬天,刘少奇等几个党员一起组织成立了中共旅莫支部,刘少奇担任支部委员和第一任支部书记。
与少奇同志不同
国母
远渡重洋
来到了
“自由美利坚”
美国留学生
1907年14岁时赴美国留学。
先入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外语,其后考入历史悠久、位于乔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女子学院获得文学系学士学位。
就学期间,曾先后在校刊发表《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之影响》、《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》等文。
1913年6月毕业,后前往日本接替大姐宋霭龄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,与其相恋并自此投身于革命事业。
以上毋庸置疑乃是中国最强留学生群体。
有人时常会问:“如今留学生的学历已经不值钱了?你们为什么还要出国呢?”
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的父亲说:
“兹有子天佑,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,回来之日听从差遣,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。倘有疾病,生死各安天命。”
周总理的答案是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”
华罗庚1950年2月,在途经香港时,发表的《告留美同学公开信》中,给出的答案则是:
“为了国家民族,我们应当回去。”
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集体宣言:
“此去西洋,应深知中国自强之技,舍此无所他求。背负国家之未来,取尽洋人之科学。赴七万里长途,别祖国父母之邦,奋然无悔。”